黑龙江 齐齐哈尔历史 名称由来
时间: 2024-11-10 12:21:41
(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其真实性存疑,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,请谨慎甄别。)
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,其名称的由来也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解释。以下是对齐齐哈尔历史名称由来的详细梳理:
一、历史沿革
齐齐哈尔地区历史悠久,一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息,他们沿嫩江两岸而居,以渔猎为生。在历史上,齐齐哈尔曾隶属多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,包括夏商周时期的索离国、秦汉时的夫余国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和豆莫篓、隋唐时期的室韦都督府等。到了金朝,齐齐哈尔成为北部地区的军事重镇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元朝时,成吉思汗将今齐齐哈尔所辖地区大部分封给幼弟铁木哥-斡赤斤作为封地。明朝时,归属奴儿干都司管辖。清朝时,齐齐哈尔先是归宁古塔将军管辖,后归黑龙江将军管辖。
二、名称由来
关于齐齐哈尔名称的由来,有多种说法,每种说法都与其历史上的某个民族或时期紧密相关:
契丹语说:
据说,早在公元916年契丹建辽时,齐齐哈尔之地有济沁哨卡,“齐齐”是济沁的谐音,由济沁河而得名;“哈尔”是“哈日”,在古契丹语中有阻挡、防守之意,在军事上作为哨卡、哨所解释。于是,形成了齐齐哈尔的名称。
女真语说:
金代的齐齐哈尔被称为“庞葛”,“庞葛”为女真语。据史书记载,金天会三年(1125),齐齐哈尔一带有庞葛城,原为乌古、迪烈二部降金后屯居于此,金设统军司、招讨司(正三品)进行管理。
蒙古语说:
齐齐哈尔是蒙古语“里奇嘎热”,其含义除边疆、边城外,还有天然牧场之说。
达斡尔语说:
清代的齐齐哈尔是达斡尔语“奇奇嘎热”、“习气哈克”、“奇查哈里”或“喜扎嘎日”的谐音,含有边疆、边境、天然牧场之意。17世纪中叶,南迁到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分为两支,其中的一枝在齐齐哈尔中心的嫩江中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居住。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,称为“齐齐哈尔达斡尔”。他们居住在雅尔塞、莽格吐、卧牛吐、齐齐哈尔、梅里斯、罕伯贷等村屯,并在齐齐哈尔地区建立了中心屯。达斡尔人为永远纪念黑龙江古老家乡,称自己是边疆人或边疆来的人,所以把这个中心村屯称为齐齐哈尔。
满语说:
到了二十世纪之初,有人又考证说齐齐哈尔是满语。汉译“大鸟”。其理由有三:一是满语之传承;二是官文之佐证;三是外族之顺应。清初“齐齐哈尔参领旗界”之“齐齐哈尔”是满语。
三、别称与雅称
齐齐哈尔除了现名外,还有多个别称和雅称,如卜奎(魁)、龙沙、龙城、鹤城等。这些别称和雅称的形成与齐齐哈尔的地理环境、民族语言、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历史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卜奎(魁):清康熙初年,索伦总管卜奎(又称伯克、布枯、博克等,均为达斡尔族语汉译音)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一同率领官兵采伐木料、建造官兵及家居住房,当时卜奎的影响比别的总管要大,并且有自己的占地。由于他的存在和影响,按达斡尔族有以有名望的人名命地名的习惯,将他本人居住及管辖的村落命名为卜奎村。后来,卜奎村成为齐齐哈尔的别称。
龙沙:源于清代流放到齐齐哈尔的文人方式济在《望见卜奎城》诗中的感慨,后写有《龙沙纪略》用以记述黑龙江的历史地理。后来人们约定俗成把齐齐哈尔又叫成龙沙。
龙城:自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改行省制,成立黑龙江行省公署起,到1954年齐齐哈尔由省会城市变为黑龙江省直辖市止,齐齐哈尔一直是黑龙江省省会所在地,故有“龙城”之称。
鹤城:1992年,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之后,这个称谓才开始流行。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35种,其中最著名的是鹤类。目前全世界有15种鹤,扎龙就占有14种,其中丹顶鹤最为珍贵,全世界仅有千余只,而这里却飞翔着700多